将高校院所专利“存量”转化为中小公司创新“增量”
浙江发布首批曝光实行专利清单并首颁专利权益分割证书
本报讯 (市 闻 记者 曹吉根)为促进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公司,浙江省积极推动专利曝光实行工作。近日,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的专利曝光实行法规公示会上,正式上线了专利曝光实行数据发布平台 ,并发布了首批曝光实行专利清单(包括全国首个曝光实行专利池和全国首批专利申请权开放许可清单),ecmarkets交易平台还颁发了全国首张定量许可证书和首批专利权益分割证书 。
首批专利曝光实行清单共计6838件专利,出处于浙江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宁波资料所、阿里巴巴达摩院等 。该批专利质量水平较高,ec安盈外汇官网主要以数字财政、生命卫生 、新资料领域为主,发明专利占比85% ,高价值发明专利占发明专利的82%。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656件,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14% 。
据介绍 ,首批专利曝光实行还具有创新主体参与积极性较高、实行方法灵活性较高 、转化实行门槛较低的特点。本次发布的曝光实行专利中以许可方法实行为主 ,共6501件,占比95%。从交易费用来看,转让或许可年费在5万元以下的专利占比79% ,其中包括2789件免费许可实行 ,占比41%。此外,专利实行转化充分尊重市场化机制,支付方法包括一次性支付、分期支付、先用后转、入门费+里程碑收入等多种创新方法,大大降低经营主体获取创新成果的门槛。
经前期撮合对接 ,在法规公示会当天共有16个项目达成协作意向,涉及91件专利,涵盖节能环保、数字财政、福汇外汇代理智慧制造 、生命卫生等领域 ,其中专利许可81件 ,转让10件。
为处理专利开放许可服务资源的有限性难题,浙江在全国首创定量许可制度,即允许以发明人及其服务团队的服务水平为基准,确定被许可人数目 。浙江大学的专利“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用途”,率先通过定量许可的方法 ,以每年5万元的费用许可给潜在被许可人 ,限量20个 。会上 ,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首单许可交易双方——浙江大学和湖州康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放编号为01的定量许可权证书,标志着全国首张定量许可证书完成发放。
为促进专利技术尽早转化和普遍运用,浙江此次发动高校院所征集以开放许可方法实行的专利申请权 ,在首批专利曝光实行清单中已征集专利申请权开放许可专利113件 。
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还推出专利权益分割证实服务,颁发了全国首批专利权益分割证书,为5对相互约定专利收入分成比例的交易双方发放了专利权益分割证书。浙江工业大学作为专利“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其软件”的权利人 ,通过赋权变革赋予发明人陈小龙团队长期利用权 ,并且双方约定对专利收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割 。
记者从会上获悉,2021年以来,浙江聚焦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低 、中小微公司对接高校院所难、专利技术实行“最后一公里”未打通等难题,率先探索“专利开放许可”制度 ,全省累计6211件专利参与试点,落地实行2636件次,成交金额375.1万元 。
今年 ,浙江省市场监管局(知识产权局)又牵头会同省推动变革委、省技术厅、省教育厅 、省财政厅、省经信厅、省地方金融局 ,共同印发《关于推动专利曝光实行的超然独立网指导意见》和《浙江省专利曝光实行办法(试行)》规范性资料 ,清晰了专利曝光实行的对象规模 、具体程序 、争议处理机制等 ,积极探索专利池曝光实行、专利申请权开放许可 、专利权益分割等创新举措,打通专利落地实行的堵点,全力强化专利转化基层服务网点建设,打造本地化的转化服务体系 。
浙江省市场监管局(知识产权局)有关主管人表示,浙江市场监管平台将依法指导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按照“应纳尽纳”原则确定曝光实行的专利清单 ,迭代“专利曝光实行数据发布平台”,促进专利技术成果加速本地化落地,努力把浙江打造成全国高价值专利转化首选地 。
《中国质量报》